《习近平用典》
修身篇(节选)
“政治乃是人格的扩大。”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居首;“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也是首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教诲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修身更是一生的功课。习近平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身努力。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再到“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2013年,在谈到自己的知青经历时,习近平讲道:“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2014年,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再次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再到“君子义以为质”……习近平引用古人经典阐释的,既有“修齐治平”的成长之道,也有“栋莫若德”的治国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处世之道的重要原则,即以忠恕之心对待他人,达到推己及人、和谐共生的境界。习近平在国际舞台引用这句儒家经典古语,体现了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互利共赢的广阔胸襟。
做到己立立人,关键是以己度人、宽以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自己多一分严格要求,对他人少一些求全责备,这样才能团结更多的人。做到己达达人,关键是推己及人、推恩于人,一己暖则思天下之寒,一己足则思百姓之饥,把群众冷暖始终挂在心头,把万家忧乐始终放在心上,这样才能心怀群众、为民服务。孟子说:“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对领导干部而言,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既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所系,也是执政用权的价值指向。
原典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释义
在《论语•雍也》中,子贡问孔子:假若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回答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恐怕都难以做到呢。关于仁人,孔子给出了一个标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同,都体现了“仁”的根本精神——推己及人。
关于“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五代宋初徐铉注曰:“仁者兼爱,故从二。”“仁”的本义就是对人亲善、仁爱。
孔子论“仁”,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信、忠、孝等内容,而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实行“仁”的标准。
君子义以为质。
——《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舍利取义、以义取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不仅是国与国交往的准则,也是为人处世所应坚守的价值信念。义和利并不是并驾齐驱的关系,而是义高于利、义在利先、重义轻利。
习近平引用“君子义以为质”,正是为了强调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大到国际关系,小到个人修养,这都是一个基本原则。市场经济环境下,羞于言利的时代一去不返,追求利益成为一个人的正当权利。然而,如果见利忘义、先利后义,甚至把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那么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就难免会在利欲熏心中践踏公益,在唯利是图中超越底线。正因此,越是置身于物质丰富的市场经济,领导干部越是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避免心为物役、利令智昏,而始终让良知、德行与自律去驾驭利益。对领导干部来说,“以义兴利、以理导欲、兼重德力,才是正确的道路”。
原典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释义
《论语•卫灵公》记载了孔子关于“义”的一段论述。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孙(xùn):同“逊”,谦逊。意思是:君子以义作为立身之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言辞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去完成。这就是君子啊!另外,在《论语•阳货》中,孔子也有类似表述:“君子义以为上。”
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要求君子必须是重义、行义之人,同时还要“礼以行之”。关于“义”,《礼记•中庸》解释为:“义者,宜也。”即“义”是人们应当承担的责任,其所考量的是行为的正当性。《说文解字》:“義,从我从羊。”清段玉裁注曰:“从我从羊者,与善、美同义。”可知,“义”是善与美的标准。
《论语》多处言及“义”,且多与君子相关联。诸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可见,“义”是君子应当具备的修养。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领导干部的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品德好了,才有忠于事业、为民服务的恒久动力;能力强了,才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群众评价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很多领导干部犯错误,最后在忏悔书中都说对党章和党规党纪不了解、不熟悉,出了事重新学习后才幡然醒悟,惊出一身汗。
对党员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习近平还引用“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强调党性教育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性。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如果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好了、掌握了,又自觉遵守了,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一些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
原典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释义
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荀申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荀瑶为继承人,结果导致其家族遭到灭族之祸。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此颇为感慨,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他还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关于才与德,司马光定义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他进一步提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根据圣人、君子、愚人、小人不同的划定标准,司马光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观点:“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马光主张首选德才兼备者,有德无才者次之,无德无才者又次之,最不可用的就是有才无德的小人。司马光认为,“挟才以为恶者”,恶“无不至矣”。
爱子,教之以义方。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必尽的职责。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他引述“爱子,教之以义方”,正是要说明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作为父母和家长,爱护孩子,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明初方孝孺曾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林则徐也曾留给儿子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对于领导干部,守好了公与私的分隔线,吃透了严与爱的辩证法,才能让子女结益友、行善事,找准人生的航向,活出自己的精彩。
原典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弗听。
——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
释义
“爱子,教之以义方”语出《左传》,意思是:父母爱护子女,就应当用做人的正道加以教导。义方,源自《周易•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过分宠爱嬖(bì)妾所生之子州吁。州吁喜好武事,庄公不加禁止。卫国大夫石碏(què)认为若继续宠溺州吁,必将导致祸患,劝告卫庄公要约束州吁的行为。石碏认为“宠子”不等于“爱子”,只有用正确的规矩和道理教育孩子,不让其走上邪路,才是真正的爱子。他劝谏卫庄公说:“骄、奢、淫、泆(同‘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骄、奢、淫、泆,是走邪道的开始;而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都是宠爱太过的缘故。成语“骄奢淫逸”即由此而来。
遗憾的是,卫庄公并没有听从劝告,导致州吁恃宠而骄,日益骄奢淫逸。州吁在其异母兄卫桓公继位后弑君篡位,后来被石碏联合陈国国君诛杀。
笃行篇(节选)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干”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的核心词。在《摆脱贫困》中的《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一文中,他就不主张多提口号,而是提倡行动至上。1990年5月17日,刚刚上任9天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马上就办”,随后在主政福州期间又多次倡导。2011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他又专门作了《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之后,习近平又多次讲到“实干”的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在实干中形成共识,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实干中实现愿景”。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他提出“改革实干家”的时代命题,强调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引用李大钊的名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勉励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把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实干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实干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实干才能铸就。苦干、实干、巧干,核心是“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唯实、求实、务实,关键是“实”。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围绕“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一人类发展的重要命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深刻阐释。他引述荀子这句哲言,着意展现一种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进取态度,提醒国际社会拿出务实态度、担当发展责任,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跑,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着眼于“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的现实,根植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尽其理”,喻指透彻地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必然、现实所需和历史大势。同时,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黑天鹅”“灰犀牛”不断出现。种种问题,无不呼唤“行究其难”,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加以积极应对、有效化解。
原典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荀子•大略》
释义
《荀子•大略》提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行动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并以此为喻:“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如何做到善学、善行?《荀子•大略》中有具体阐述:“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意思是:君子学习掌握了知识,犹如蝉虫蜕皮,迅速而彻底地发生变化。因而他要行走时学习,站立时学习,坐着时学习,甚至于转换脸色、改变语气都要学习。凡是好的知识他都不放过,绝不让疑难问题过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赶考”,折射着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习近平多次重申“赶考”说。2013年7月他在西柏坡提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习近平再次提出:“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重提“赶考”之后,引用了屈原的这句话,勉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考试”仍在继续。我们需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原典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楚辞•离骚》
释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去探寻。
屈原写作《离骚》时已被楚怀王疏远。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他不断遭到排挤、打击和放逐。《离骚》后一部分主要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他上叩帝阍,却遭到冷遇;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接着,诗人找灵氛占卜、巫咸问策,并听从灵氛的建议,决计远行。但正当他“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要升腾远游之时,“忽临睨夫旧乡”(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对故国的强烈眷念使他不忍离开。展示了诗人内心去与留的复杂矛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两种情感的聚焦:一是遭到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二是上下求索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2000多年前,荀子说的这句话,揭示出学习的实践属性。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引用这一典故阐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回望过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建立世界最大社保体系的“中国故事”,靠的是驰而不息的苦干实干;展望未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凤凰涅槃,还是要靠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推进各项工作,根本还是要靠实践;只有持续向问题叫板,坚持用行动说话,才能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原典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荀子《荀子•儒效》
释义
“儒效”,即儒者的作用、儒学的功效。《荀子•儒效》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荀子认为学习要落实在行动上。他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说,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认识到,认识到不如去实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认为“行之则通明于事”,“通明于事则为圣人”,“圣人无他,在止于行其所学也”。
除荀子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关系还有诸多论述。如老子主张“不行而知”,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夫之主张“知行相资以为用”,等等。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水有深浅,物有异殊。浮于表面,所见不过鱼虾之属;深入下去,方睹蛟龙之大观。习近平与广大新闻工作者分享这句话,寄望于每一位编辑记者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善于辨别。新闻舆论的活力在于发现,眼力就是发现力。有些新闻工作者“有眼不识荆山玉”,挖掘不到有价值的新闻,原因就在于眼力不够。有人说,看见不只是眼睛与事物的相遇,而是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诉求与事物内在机理的融合。一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足以安放每一位编辑记者的新闻理想:留守儿童的个体关怀,城乡鸿沟的社会弥合,治理现代化的国家道路……这确实是一个既能感受个人命运浮沉,又能思考国家发展大势的时代,其中蕴藏的新闻宝藏正期待着发现的眼睛。正因此,习近平对“发现”的强调,更能给广大新闻工作者带来触动。
原典
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儒生不博览,犹为闭暗,况庸人无篇章之业,不知是非,其为闭暗,甚矣!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
——王充《论衡•别通》
释义
《论衡•别通》讲的是如何识别“通人”。王充认为“通人胜儒生”,并将二者定义为:“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通人积文十箧以上,圣人之言,贤者之语,上自黄帝,下至秦、汉,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备矣。”可见,“博览”是成为通人的必备条件。
王充认为博览与否影响到识见深浅,人若不博览群书,就不能通晓古今、识别事物、分辨是非,就会“目不见青黄”“耳不闻宫商”“鼻不知香臭”。然后说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王充把涉水分为“浅水”“颇深”“尤甚”三个层次,而所见之物愈深愈奇,并说明缘由:“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从而得出结论:“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