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共青团安顺学院委员会网站!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团务在线   >   时政热点   >   正文

党报谈应对养老压力 让我们的父母享受美好时代

作者:    信息来源: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13-10-14

10月13日迎来第一个法定“老年节”。2012年12月28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中国老年节,标志着老年节从传统的民间节日变成国家法定节日。

在我国大踏步迈入老龄社会的今天,老年人群迎来更多社会资源倾斜及个性化服务。我们的父亲母亲,是不是迎来了“美好时代”?

养老压力——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抚养比高

“我国当前已进入老龄化快速阶段,每年增加1000万老人,2033年将达4亿。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35%。”12日,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举办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传书这样介绍。

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推算,未来我国城市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市场容量将由2015年的981万人增长到2050年的2087万人;城市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将由2015年的123万人增长到261万人。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我国将面临许多的矛盾和挑战。

陈传书认为,我国老龄化面临三大矛盾: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未备先老,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抚养比高,到老龄化高峰期,我国的老年人抚养比将进一步上升,或将是三个劳动力养两个老年人。

“老年人口的比例分布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说上海和北京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方,但加入常住人口的考虑后,最严重的是中西部的重庆和四川。”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杜鹏指出,我国农村老龄人口比例比城市要大,老年人里多数老人生活在农村。实际上老年人有30%还在劳动,特别是在农村有40%的60岁以上老人还在下地干活,这种状况并非自愿,子女外出他便不得不下地劳动。

杜鹏解释说,2010年统计显示,能够靠离、退休金作为最主要养老方式的占24%,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仍然占40.7%。更大的差别在于城市和农村,城市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占了2/3,而农村只有4.6%。

不容乐观的是,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公立养老机构“十年等一床”、民办养老机构价格居高不下,养老护理“多收老人多亏本”、医养长期“脱节”,养老金“多轨制”多年难并、异地医保进展缓慢等问题,让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重重养老压力。

银发难题——

“银发”产业为何不“银色”

老龄社会快速到来,可以预想老年人消费市场将有极大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老年人消费市场,存在着产业前景认识不清、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保健服务市场发展不足等各种问题,这让不少“银发族”感到很无奈。

68岁的王有顺从石家庄2013年老龄产业博览会的展区走出,手里只拎着一个小袋子。“进去逛了一个钟头,有很多针对我们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觉得很新鲜,不过卖得都太贵了,最后花20多块钱买了几盒小麦保健茶,就当给自己的小小‘战利品’吧。”

在博览会展棚内,多数参展机构都是以展示、推销特色老年保健产品为目的而来的民营企业,这些产品包括老年器材器械、药品、保健食品、家居用品、养老房地产等,但不少都价格不菲,让老人面面相觑。

河北辛集皮革城一位负责人表示,他很早就注意到了中老年人在皮草皮革服饰市场的消费潜力。遗憾的是,辛集市的皮革制衣行业仍然主要针对中青年人设计时髦的服装,对老年人的市场明显不够关注。中老年服装产品普遍档次低、品种少,然而皮草皮革服饰在中老年人当中的购买力要大于青年人。

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与之相对的是,市场对于老龄产业的前景认识不清,对老年人的需求开发不足。一家老年用品专卖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产品稍加改进就能让老年人得到很大的便利,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企业,市场就会发展得很慢。

在石家庄世纪公园举行的敬老节上,记者看到,“义务健康咨询台”格外受过往的中老年人欢迎。这些咨询台有的涉及身体和心理健康指导,有的涉及养生知识的传授,还有一位志愿者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负责家庭纠纷的咨询。

中国老年保健服务市场也尚未全面启动。很多中老年人只能通过看电视、报纸获得健康知识,缺乏针对性,私人的健康咨询服务只能在节假日的志愿活动中得到体验,而专业的咨询机构由于收费不菲,让老年人望而却步。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一份研究指出,针对老年人口的老龄保健市场还不能满足广大中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据统计,美国的保健品和保健市场比例大致为1∶1,而在中国,保健服务市场的发展远不如保健品市场成熟。

怎样美好——

家庭社区机构共同分担

“我们不是单纯被赡养的对象,绝不能成为社会的累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认为,老年人要重新认识自己在国家经济社会当中的作用。

“大多数人都重视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健康老龄化的升级版,不是简单光谈健康。光有长寿、健康还不行,必须有社会参与。”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邬沧萍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60—75岁是年轻老人,75—90岁才叫老年人,90岁以上的叫长寿老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固然应该享受很多权利,但老人也应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而且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认为,根据国情中国制定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其中绝大部分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90%左右的老人居家养老,住在家庭里面,家庭成员主要提供服务,7%的也是住在家里,但是主要是家庭和社区提供混合服务,社区提供很多照料。另外仅3%是到养老机构去。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中国是当代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最显著的发展中国家,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客观上攸关全民福祉与国家发展大局。老有所养作为国家确立的重要发展目标需要一整套制度体系来支撑与维系,必须进一步优化、健全普遍养老金制度,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同时还要维护并弘扬民族传统。只有在法制规范、政府主导的同时,努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的多方参与、共同分担的格局,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

“我国当前有2亿老年人,除了强调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理解,也应加强政府和社会的相互联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养老处处长王辉认为,当前我们面临机制体制转型,原来提供服务的体制,已经远不能适应养老服务增长需求。调整政府与服务的关系,政府不应做养老服务的供应方,而应变成监管方和购买方。(综合本报记者潘跃、人民网记者常红和新华社记者报道)